中国时尚周刊网

未来所有的企业都是高科技企业

2022-01-05 10:34   来源: 中国时尚周刊网

刚刚过去的2021,我在工作中接触了大量的企业家,从传统到新兴,从B端到C端,从生产到销售......不同企业遇到的问题诚然不同,但内在的解决方法总有相通之处。有挑战,也有机遇。

在执笔回顾2021,展望2022之际,我们不妨一起回顾几件大事。

01

改变才是硬道理

燃油车时代王者——大众,有点追不上时代的节奏了。

截止11月,大众汽车国内销量相比去年下降14%,但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却同比上涨7%。失去的订单被谁拿走了?两个关键词:国产、新能源。

▲理想汽车制图,把大众“气的够呛”

比亚迪、蔚来、小鹏、理想增幅均超过100%,小鹏汽车甚至到达300%。

在新能源时代纠结的大众,因为行动迟缓,被市场狠狠的教育了。

▲阿里巴巴市值,一年时间接近腰斩

84岁的传统企业如此,互联网企业会更好吗?阿里巴巴、腾讯2021年财年营收再创新高,而资本市场的反馈却是市值直接腰斩,目前两大巨头市盈率只有十几倍,注意,他们的估值和传统企业处于同一水平了。

这是不仅是他们的问题,也是我看见的,大部分企业遇见的问题:企业现在拥有的规模、历史、品牌、专业等,在剧变时代可能成为一种负担。

如何卸重而行?抢占风口,顺势而为是很多企业家想当然的做法。

▲K12在线教育,因政策而溃败

但在2021年,有太多风口消失了:在线教育、直播带货、社区团购、电子烟...倘若不能回归理性,抱着“再不进去,就错失风口了”的想法,仓促上马新项目,终将一地鸡毛。

02

科技创新才是真风口

中国未来的风口是什么?刘鹤副总理给到了两个关键词:碳中和以及科技创新。

我们看看刘总理的原话:“碳达峰碳中和成为我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框架,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成为多重约束下求最优解的过程。

▲刘鹤副总理《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》

就在12月24日,央行第四季度会议中,明确指明了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的支持。

上个月,11月15日,北交所开市。在定位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背景下,北交所开市满月的日均换手率达2%,年化水平已超480%。现在硬科技彻底成为所有投资人的共识,投资圈无人不谈硬科技。

年初,工信部还发布了一个“专精特新计划。力争到2025年,通过中小企业“双创”带动孵化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,培育10万家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1万家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,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。这是国家给中小企业的新任务、新目标。怎么实现?还得靠创新。

▲专精特新小巨人

为了这个国家中长期经济最优解,政策、资本都在行动。科技创新才是中国新经真风口。

03

科技创新,从一支口红说起

科技创新在固有思维中代表着高精尖,传统行业似乎看起来机会不大。

真的如此吗?

2021年,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风向标的“CES消费电子展会”中,以美著称的欧莱雅集团不仅参展,还带来了他们的科技产品:AI定制口红。

用户只需点击手机屏幕,AI口红便能根据用户当天的妆容,推荐适合色号,并利用机器内“红、裸、橙、紫”四种颜色原料,现场制作最搭口红。另外,如果用户想抢先体验最新色号,机器也能立即调制提供使用。

▲欧莱雅AI定制口红

大概率就是为了解决消费者“色号怎么选”这个难题,欧莱雅才推出这样一款产品。在过去,为了买到一支心仪的口红,爱美女士除了去专柜试色,看博主推荐外,确实也没有更好办法了。但拥有这款AI口红,这些问题不再存在。

因为科技加持,一支小小的口红不仅实现了形态重塑,更实现了体验重塑。

我们把视线从美丽转向健康。

“魔镜魔镜,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?”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话情节。现在,所有人都可以拥有一面“魔镜”。

▲健身魔镜

近日,传统连锁健身房“威尔士”选择和智能健身品牌FITURE,联手推出了一款“魔镜”,使用者只需对着镜子中的画面,便能在专属私教的陪同下完成训练。

传统健身房和智能健身器材本来是最直接的健身竞争者,但是在疫情的浪潮下,一方提供专业内容和背书,一方提供技术加持,目的是共同迎接疫后全民健身的浪潮。

能够带来新体验和服务的,就是科技。

04

集成创新才有未来

创新的方式有很多,不少企业希望通过颠覆性创新赢得市场地位,但对于所有企业而言,它并不一定合适。

作为一家传统的美妆公司,欧莱雅选择的是集成创新,这或许才更适合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未来。

所谓集成创新,把已有技术单项有机地组合起来、融会贯通,构成一种新产品或经营管理方式,产生“1+1>2”的集成效应。

▲集成创新

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行业的新兴巨头,其实大多是靠资源的整合——技术资源,人力资源,资本资源,以及各种资源的快速而有效的商业整合,而不仅是靠某一项技术带来的颠覆。

但是,如今我们处在新技术、新工具不断涌现的时代,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投入无限的资源进行试错,选择很重要!

谁来做选择?不是人,而是企业战略。

▲企业战略高于一切

华为投入了世界上最大的力量进行创新,但华为反对盲目的创新,反对为创新而创新。

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说,过去管3千人研发队伍,都觉得要失控了,现在7万多人却能管理得非常不错。什么原因?企业战略梳理后,华为制定了一套端到端的创新研发路径,将研发建立在理性决策的基础上,建立在公司发展战略之上,建立在客户需求之上——不仅减少失误率,降低研发成本,新产品更有市场竞争力。

▲华为轮值董事长 徐直军

搞明白战略,建立在商业模式基础上的集成创新,才更有效。

05

新技术,让创新更有效

年末,万科把今年的优秀新人奖,颁给了一位“新人类”。

这位今年2月入职万科的“新人”名叫“崔筱盼”,在系统算法的加持下,她以远高于人类千百倍的效率,进行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工作。

▲万科2021年度优秀新”人“——崔筱盼

崔筱盼的出现并非个例,我们还能看到从事美妆博主工作的““柳夜熙””、定位时尚博主的“AYAYI”等等。

虚拟人物受到关注和元宇宙的概念炒热有着牢牢的关系,或许有人觉得元宇宙不过是割韭菜的概念,但是虚拟人物不仅仅是一个花瓶,一张静态图片,他们通过AI技术实现了企业行政管理、企业营销等诸多功能。

现在,平均每天全球都将诞生一个“虚拟人”,到2030年,仅国内“虚拟人”市场规模就将高达2700亿元。

▲元宇宙概念

在研发层面,新技术也在大放异彩。

在医药研发过程中,AI的重要性越来越越重要。《自然》杂志有这么一组数据,过去研究一款新药,制药公司平均需要花费26亿美元,以及长达10年的研发时间,且失败率达90%以上。

而AI技术,正可以在这三个方面,起到大大提升效率的作用。

▲AI制药

AI制药基本上覆盖了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,大致可分为靶点发现、化合物合成、化合物筛选、晶型预测、患者招募、优化临床试验设计和药物重定向等7大场景。到今天,全球已有数百家AI制药企业下场。

华为、万科、欧莱雅......行业佼佼者们,它们的创新行为都有一条共性:不仅在产品层面创新。

在企业运营的全链路,从管理、研发、制造、营销的过程中,处处皆有机会,而元宇宙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AR/VR、云计算、MR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涌现,为集成创新插上了翅膀。

集成创新是捷径,但并不代表着可以盲目。一切行动之前,战略先行,让创新更有方向性,更有生命力!


责任编辑:李编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中国时尚周刊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友情链接: 中国资讯网 第一时尚网 新华时尚网 人民时尚网 美妆芭莎网 潮品新闻网 时尚界 环球风尚网 魅力时尚网 中国时尚周刊

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sitemap 网站简介